RSS 发表于 October 13, 2010 举报 Share 发表于 October 13, 2010 分类: 无线应用, 佩戴产品 BAN!不是爆炸声,而是荷兰研究机构IMEC提出的全新概念"Body Area Network"的缩写,这项技术基本上是给安装在人体上的传感器一组专属的IP,通过安装在手机上(展示所采用的手机是Google G1 Android手机。)的接收器接收讯息,通过手机收集人体的健康状况,当发生紧急状况,就可透过手机的3G或是Wi-Fi网络将讯息传送到远程的医护人员,通知他们迅速前往患者所在地。像这样的无线应用并非创举,不过多数类似的人体感测系统多半使用ZigBee或是蓝牙等通用技术,但是IMEC认为,若采用蓝牙,用于人体端的这套系统的电力,仅能供应一天左右;所以它们采用的是来自北欧半导体(NORDIC SEMICONDUCTOR)的nRF24L01 + Radio,这套基于2.4GHz的非通用标准射频芯片,可以让系统维持7天的续航力。IMEC的问题,其实也是多半通用无线标准想要打入医疗以及医护通讯标准所要面临的问题,通用标准由于需要成载较多的应用,无法针对特定的需求调整,导致功耗较难降低;另外一点就是射频与医疗仪器的相互干扰,这尤其是医疗器材最忌讳,万一射频影响到如心律调整器等医疗装置的应用,就得不偿失了。这套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几乎人手一机的手机,将人体讯息集中在手机作为统一发送平台,不需通过额外的专属装置搜集数据,让医疗与医护的监控系统更融入生活。跳转有这套系统的展示影片。继续阅读全文 荷兰的医护无线技术新进展,通过人体局域网络监控健康状态引用来源 | 此文章网址 | 转寄此文章 | 回应 引用 Link to comment 分享至其他网站 More sharing options...
Recommended Post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