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发表于 May 13, 2012 举报 Share 发表于 May 13, 2012 志工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13日電)看著餐桌上的三菜一湯,全都是家常菜。兒童之家園長覺得以這樣的家常菜款待來客有些過意不去,但作為「客人」的紀文惠卻擔心自己會和院童「爭食」,「只好一直扒著白飯吃」。這是藝人紀文惠擔任志工之初,最深刻的體驗。愛唱歌的紀文惠當年進入演藝圈就是為了要發行唱片,沒想到一等就是8年。8年期間,她當過模特兒,也演過多部影視作品。2010年參與「金曲超級星」藝人歌唱大賽,表現亮眼,之後與前十強合開演唱會,並於去年發行出道以來首張唱片。因經紀人的帶領,紀文惠在2010年11月受洗成為基督徒。不久,即應「天火客」邀請,在志工服務活動中演出。天火客(FireMakers)是由擁有音樂背景的牧師松慕強創辦,以音樂為出發,創作詩歌、組織樂團,四處服事眾教會和社福機構,或者帶領社青外出做短期宣教。紀文惠說:「原本只是應邀演出,沒想到後來自己也成了志工。」在那之前,紀文惠從未擔任過志工,也不知道自己可以為他人做些什麼。她說,第一次從事志工服務是到南方澳探訪。聽著當地民眾陳述八八水災對家園帶成的損害,態度如此輕鬆,仿佛土石流沖垮的是他人的房子,而忘了自己也是災民。紀文惠說:「看到他們樂觀地面對生命中苦難,我發現我能為他們做的實在有限。」災民的人生觀帶給她很大的震撼,內心產生了劇烈的拉扯。紀文惠問自己:「如果這天災是發生在台北,都市人是否禁得考驗?能否有他們一樣的勇氣?」對紀文惠而言,「愈服事愈覺得自己的渺小」。她同時回憶起去年底到花蓮秀林鄉原住民少年兒童之家,陪伴著無父無母或是遭遇家暴的小朋友玩遊戲、說故事的情景。活動暫告一段落,到了用餐時間。為了不擾亂院童作息,紀文惠與其他志工和小朋友一起共餐。但這餐讓紀文惠「好煎熬」。她說,不想讓小朋友感覺志工哥哥姐姐和他們吃得不一樣,又擔心與院童爭食,「明明肚子很餓,只好一直扒著白飯吃」。吃著吃著,紀文惠突然瞥見身旁一名小女孩吃得速度十分緩慢。由於媽媽曾擔任保姆,紀文惠常有餵食小朋友的經驗,她直覺地拿起湯匙餵這名小妹妹吃飯。才餵了第2口,立刻遭院方制止,原因是「不能讓小妹妹習慣」。紀文惠說:「我聽了好心酸!」而探訪黎明教養院,再次衝擊了紀文惠。她說:「看到那些喜憨兒、重度身心障礙者,沒有煩惱,比我們還開心。」回家後,她思之再三:「對這樣的人,我們還能給他們什麼?」答案是:「施比受更有福。」雖然是如此老套的說法,卻是她發自內心深處的感觸。紀文惠說,以前以為志工只要有愛心、耐心和時間就好,後來才發現自己能給的實在太少,「好在我們的上帝是無限的」。她露出燦爛的笑容說:「服務過程中,我得到的遠比付出的多好多!好像我才是被服事的人。」此外,紀文惠曾到桃園女子監獄傳遞希望。她說,在監所裡的人對未來沒有盼望;他們透過詩歌和見證,直接傳講福音。她說:「不少受刑人渴望相信上帝,期待能有新的人生。」讓紀文惠很為她們高興。去年底,紀文惠志工的行腳更跨越台灣海峽,到上海參與「愛無限演唱會」,藉著歌聲和當地養老院、民工學校分享愛,還生平第一次粉刷油漆。充滿陽光的她笑說,好在平日有上健身房練身體,隔天手臂安好,沒出現不適狀況。身為家中長女的紀文惠,從小因父母離異,獨立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她坦承曾有一段時期十分叛逆,她很感恩自己沒有變壞,因此相當關切青少年的成長。她想要告訴青少年:「你們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由於花費不少心力在志工工作上,紀文惠不強求演藝事業,謹慎地接演戲劇和唱歌,不為賺錢而演出。她更期盼志工服務中,注入自己的信仰,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详文 引用 Link to comment 分享至其他网站 More sharing options...
Recommended Post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